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琢木」浙江大学工业设计工程420+上岸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2023-11-29 22:28课程 人已围观

图片
 
图片
自我介绍|Introduction
 
报考的方向: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工业设计工程
初试成绩(第二):英语-85/政治-76/专业一-134/专业二-125/总分-420
复试成绩(第三):分数-82.8
参加的琢木课程:快题班、冲刺班、复试班
 
 
 
图片
院校的选择|Selection of college
 
①兴趣出发。首先要想清楚自己究竟喜欢什么,兴趣是第一驱动力。硕士阶段与本科阶段不太一样,本科毕业后其实有很多人都不会从事自己的专业,但是硕士期间的学习内容基本上决定了你未来的研究方向或者就业方向,因此我觉得在专业选择上首先要考虑自己的兴趣。像我本科学的是工业设计,在四年的学习过程中我发现我还是挺喜欢也挺适合这个专业的,所以希望可以在这个领域继续深入。
②自身水平。考虑好专业后就是院校的选择了,可以先去做一下资料的搜索,列出一些在这个专业上比较强的学校,然后从中选取一所比你的自身水平高(或者比自己本科学校要好)但是努力一下也是有希望考上的学校。
③信息收集。除了考虑自己的兴趣和能力之外,建议再做一些信息收集,例如查看历年的分数线或者学长学姐的经验贴。因为某些院校“性价比”很高,也就是说可能以较低的分数就能考进一些教学资源不错的学校;但也有一些院校存在“学校配不上分数”的情况,像今年有几所学校就非常“卷”,一些实力很强的同学考的分数放在去年已经是第一了,但是在今年连复试都进不了。所以建议大家了解清楚各个院校的情况再做选择。
图片
 
 
 
图片
整体规划|The overall planning
 
考研学习建议可以从6月开始,因为对于本科在读的同学们来说,一般到这个时间已经没有什么课程了,并且接下来还有一个长长的暑假可以用来学习。像有些同学可能从上一年的12月就开始准备了,我是不太建议这么做,因为战线拉得太长会导致到后期很难坚持下去。我觉得6-7个月的考研学习时间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都是足够的,当然前提是每天都认真在学。
图片
 
整个考研过程可以划分成三个阶段: ①基础阶段、②提高阶段、③冲刺阶段。基础阶段大约会持续2个月,这个阶段我对自己的要求是学完政治的所有知识点,把英语近15年的卷子刷一遍,手绘基础扎实,专业一知识点基本了解。提高阶段需要完成政治的一轮刷题,英语的专项练习,专业一的参考书看完一遍以及准备好专业二的手绘方案。最后是冲刺阶段,我是十一月下旬进入冲刺阶段,这时候政治需要刷整套的模拟题并且开始背诵肖四大题,英语除了刷题之外要开始准备作文,专业一开始看第二遍参考书,专业二的方案每日练习保持手感。
 
 
图片
各科学习|Various branches of learning
 
①英语:因为我本身英语基础还不错,所以英语复习时间是最少的,一共就做三件事-背单词、刷真题、准备作文。 单词是英语学习最最最最最重要的部分,只要你的词汇量足够,就算语法不怎么样(因为我语法就不怎么样嘿嘿),看懂和做对考研英语题其实不难,但要注意的是背单词不仅仅是指知道这个单词的一个意思或者是某几个意思,最关键的是要知道这个单词的偏义和常见搭配,这两类都是考研英语很爱考的。刷题我建议是只要刷历年真题就行了,因为真题是最具有参考意义的,现在市面上的模拟题良莠不齐,做了也很可能只是在浪费时间,还不如多刷几遍真题,吃透命题老师的出题逻辑,刷真题我用的是张剑老师的黄皮书。作文准备的话建议从11月底开始,网上有些人会说作文准备起来很快的,一两个礼拜就够了,本人以自己的惨痛教训告诉你:完全不够!!(我现在越来越怀疑是不是对手在迷惑我)小作文可以参考刘晓燕或者王江涛老师的作文书,把每一种小作文类型背默1-2篇;大作文是需要模板的,因为即使是基础很好的同学,临场去想也只能想到一些简单句,可能连一个平均分都拿不到。那我们可以从知乎、考研公众号去找一些模板或者好词好句,但不是照抄模板,而是可以开头选这个博主的,中间选那个公众号的,结尾再选另一个的,像这样去生成自己的专属模板,多默写几遍,保证自己在考场上可以用得顺手。
②政治: 政治简单总结起来就是徐涛老师的强化班+肖秀荣老师的三件套(1000题、肖四、肖八)。我是先配合涛涛的核心考案把强化班的网课看了一遍,接着刷第一遍1000题,刷题时遇到不清楚的知识点再马上去看网课,然后刷第二遍1000题时就只刷错题,肖八只刷选择题,一共刷了两遍,肖四一拿到就开始背大题,大题至少要背2-3遍才可以基本记住。像肖四和肖八都是成套的卷子嘛,所以在做的时候就可以给自己掐好时间,时间也最好安排在真正考试的时段(早上8:30—11:30),有助于模拟考试时的真实状态。另外建议准备一个纠错本,把每天的错题都抄写在上面,并且标注好对应的知识点和错误原因,这样就可以避免下次再错。
图片
 
③专业一:今年浙大的专业一其实有比较大的变动,清楚说明了不再考察手绘能力,而是更多考察工业设计相关的理论知识与设计工具。一共分成四块: part1.设计理论与方法(参考书:《产品设计与开发》、参考网课:学堂在线-系统化产品设计与开发) part2.设计数学基础(参考书:《行为科学统计精要》) part3.原型技术基础(参考书:《Arduino Cookbook》) part4.设计前沿与趋势(参考书:《论创新设计》、参考网课:慕课-创新设计与设计思维),这个部分琢木也会配有内部的教材,好好背诵就好。
④专业二:专业二相较往年的5张4开纸来说工作量有所减小,变为三张A3纸,但是对于设计逻辑要求是变高了的。这三张纸主要画什么呢?第一张-设计思考/前期调研(可包含设计背景、数据可视化、头脑风暴、用户分析、SWOT分析等),第二张-设计呈现(可包含设计说明、草图、主效果图、三视图、故事版、使用场景等),第三张-设计反思(可包含设计过程复盘、设计评价、技术分析、设计反思、后续优化方向等)。但是如果大家都按照这个框架去画,难免出现卷面的同质化,这时候老师们也会强调尝试改变卷面的风格或者增加比较新颖的设计方法,使得自己的卷面脱颖而出,这个过程琢木老师也会和大家一起去探讨,交流,不断的在思维上完善。再说手绘能力的问题,大家都知道手绘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时间的大量练习。像我自己手绘基础比较一般,就在暑假报名了琢木的快题班,上完一期之后手绘能力是肉眼可见地提高了的。当然为了保证手感,结束快题班之后还是需要每天自觉练习的。
 
 
图片
心态调整|Attitude adjustment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来跟大家聊聊考研期间的心态调节。其实考研期间崩溃是非常正常的,像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都在考研中后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崩溃情况,在觉得自己一定行和可能考不上两种状态之间反复横跳。其实这是每一个考研人都会经历的一种情绪,这时候不用太着急,可以放下手头上的事,抽出一些时间来让自己放松一下,转移一下注意力,去逛街也好,去看电影也好,总之就是要做一些快乐的事情给自己“充电”,让自己拥有一个良好的状态投入到第二天的学习中。
考研的过程很痛苦,但是只有能坚持到最后,才可以风淡云轻地说出那些痛苦的经历。我当时在书桌上贴了一句话,一抬头就可以看到,现在把这句话送给即将要进入考研学习的同学们——“ 请享受无法回避的痛苦”。
 
图片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