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琢木」浙江工业大学视传与数媒专业跨考学姐考研经验分享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图片
 
报考方向
浙江工业大学-设计学-视觉传达与媒体设计研究
初试成绩
总分-408
艺术设计专业
设计综合(I)-125  设计综合(III) -135
参加的琢木课程
全程班(春季周末基础班+暑期快题班+秋季周末班+周末冲刺班)、复试班(作品集+面试班)
 
 
大家好,我是今年上岸的学姐,来自一个双非二本院校,本科专业是纯工科背景的,属于跨专业跨学校的大跨考生,我的初试分数是408,排名第一,面试第二,综合排名第一。如果有意向跨考到设计相关专业的同学,可以了解一下我的学习历程,希望能给到大家一点帮助。
相信很多跨考的同学都是因为平时就很喜爱绘画,因为种种原因没能学习自己喜欢的专业,想通过考研这个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但是又纠结自己没有专业背景而不敢迈出那一步,曾经的我也和你们一样犹豫过, 我想说的是,虽然尝试不一定会成功,但不去尝试你永远不能成功。
 
 
 
 
图片
  在院校选择的时候,如果你已经有了非考不可的目标,那就坚持下去朝着他的方向努力吧,如果你只是想读一个喜欢的专业,那么我建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结合院校专业进行选择,有些院校欢迎跨专业跨考生,也有的院校和专业要求是相关学历背景的,然后根据自己英语和学术科研能力水平来决定要考学硕或是专硕,英语比较好并且有深造意向的同学可以选择学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切勿好高骛远,不同院校的考查重点和书籍都有差异,所以大家在选择的时候最好尽早定好方向,不要到了后期随意更换院校,以免耽误复习进度。
  
 
 
 
图片
 
  作为一个没有美术背景的考生,出于兴趣,我一直有在保持手绘的练习,正式开始设计相关手绘练习是四月份,从最基础的平构和色构开始一直到最后的快题方案准备,我都没有停下过手绘的练习,对工具的熟悉和手感的保持在后期可以提升效率,买画材的时候不要吝啬,该买就买,前期可以多尝试不同的工具,找到适合自己的画材。前期进行大量练习积累的时候不要怕辛苦,打好基础很重要,刚开始不太会画的时候可以找一些素材进行临摹,但不要过度依赖别人的东西,要保持自己的思考,好的想法和创意才是让你脱颖而出的关键,也能让你在后期准备方案的时候有更多样性的表现。
 
 
 
 
图片
  工大理论的复习书是王受之的现代设计史和尹定邦的设计学概论,没有基础的同学要早一点开始复习,我的习惯是一边看书一边自己总结做笔记,看一遍可能会不好理解,尤其是设计学概论,相对设计史来说略显枯燥,需要反复阅读。但是光看这两本书是不够的,设计是一个需要大量积累和跨专业知识的学科,平时看到的一些好的设计案例都可以记下来作为理论的案例,也要学会查文献,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理论想要背完全部是几乎不可能的,重在理解,这样也会减轻复习时的背书压力。工大无论是学硕还是专硕都会考论述大题,只有多写才能提升写论述的能力。
 
 
 
 
图片
  我一站虽然考的是本专业,但是对于公共课的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根据自己的情况,我很早就开始刷徐涛的视频,尽量在9月份之前刷完,配合肖秀荣1000题的练习,第一遍跟着视频进度刷题,自己梳理一些重要知识点的笔记,二刷1000题的时候就相当于查漏补缺,最后背的肖四大题,差不多是这样。
英语我主要从阅读下手,从二月份开始把真题刷了一遍,会把文章抄一遍再自己翻译一遍,再刷了一遍黄皮书的阅读,最后又刷了一遍真题,前后加起来差不多刷了200多篇阅读,这个量应该是足够让你对试卷有一个比较好的把握了,做阅读的过程中一直有控制时间,到最后可以在一小时内做完四篇阅读并且将正确率保持做错两个以内,直到考前每天都坚持背单词,我本身英语基础还可以,英语六级530,所以除了刷阅读,也没有看别的视频或跟老师的课,英语基础薄弱的同学还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规划。
既然决定了考研就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不要敷衍每一次的练习和测验,你对学习敷衍,成绩就会敷衍你。
 
 
 
 
图片
  我考完初试没多久就开始准备复试作品集了,很多同学会等到出成绩了再准备,我的建议是,早一点开始可以更充分地准备,产出作品集的质量更高。虽然复试的时候老师不一定会给你展示作品集的机会,但是好的作品集可以加深老师对你的印象,在做作品集的过程中也可以锻炼自己的软件操作和设计思维能力。而且即使出了成绩感觉不理想,作品集也可以拿去找工作用,总之不会吃亏。
 
 
 
 
图片
  最后我想说的是,考研备考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自己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和长远的规划,一开始不要把战线拉得太长不然容易疲劳,备考的过程中遇到瓶颈期是很正常的事情,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劳逸结合,适当放松,才能一直撑到最后。尤其是已经毕业,二战,脱产考研的同学的压力会比别人大得多,看着身边的人要么读研要么工作,而自己还在为一个不确定的结果迷茫地努力着,心里的压力有多大只有自己知道,这就是我一开始的状态,但是我很幸运,我的家人和朋友都十分支持我考研,在琢木我也遇到了很好的老师和同学们,给了我很多帮助,感谢她们的支持。
从一开始的迷茫,越到后面反而越坚定自己的目标,这种自信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也是后期最艰苦的时候能一直支持你走下去的动力。跨专业零基础的同学们也不要害怕拿笔,迈出新的一步确实需要很大勇气,但只要开始了就在进步了。前期的备考准备包括院校分析,选择和咨询机构,到长期的学习计划,都是我独立完成的,我的家人除了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其他方面都给了我很大的自主权,我相信大家作为即将上岸的研究生有独立思考规划的能力,也有坚持的毅力,考研是个人的选择而不是别人的逼迫或者对就业的逃避。
自制力不强的同学建议到有学习氛围的场地,比如学校图书馆、考研教室,或者与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学习,考研是一分付出一分回报的事儿,只要能坚持到最后,就一定会有让你满意的结果,不要忘记自己是为了什么考研的,努力争取自己喜欢的东西永远都不晚。考研上岸是起点不是终点,而你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的东西远比你的结果更值得珍惜,只要最后能实现目标,付出再多努力都是值得的,当你上岸的那一刻你会发现,你之前遇到的困难和吃的苦都不算什么了。
 
 
 
祝2022届考研的小伙伴都能够成功上岸!
···HAPPY   ENDING···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