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专业上岸学姐经验分享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图片

 
报考方向

浙江理工大学-艺术设计-视觉传达与时尚数媒方向

初试成绩

总分-361

艺术设计视传手绘(第二)

设计思维与创意I-135 / 设计艺术理论I-120

参加的琢木课程
全程班(线上基础班+暑期快题班+冲刺周末班)、复试班(作品集+面试)

 

大家好,我是周周学姐,今年刚刚考研上岸。我考的是浙江理工大学-视觉传达与时尚数媒-专硕。我初试总分361分,政治59,英语二47,专业一(手绘)135,专业二(理论)120;复试成绩84.6。很荣幸能和大家分享我的一些考研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定的帮助。

 

 

 

 

 

图片我是因为打算跨专业到视觉传达方向进行学习,所以才决定考研的。决定的时候其实时间已经不早了,大概是三月份快四月的时候。当时想了一晚上就马上决定了报考浙江理工大学,第一是因为我是浙江人,本科也在杭州,所以我只在杭州的学校里面找打算报考的院校。第二是因为理工的考试(手绘)其实是比较综合考察的,不仅要绘画还要写设计分析。而我不是艺术生,没有很好的绘画基础,设计分析部分可以让我更加理性清晰的阐述我的想法创意,所以我选择了报考理工大学。

个人总结:快速决定,少纠结,便于快速投入精力去学习,因为每个学校有差异性。

 

 

 

 

 

图片

 

我是一个可以说没什么基础的人,虽然工业设计和视觉传达都是设计方向,但我作为文化生,专业知识了解的并不如原专业的同学多。当时决定跨考后我直接在琢木报名了一个三个课时的全程班,因为想给自己打点基础和补充一些原来没有涉猎到的知识。学姐很耐心的指导我,从点线面开始到图形创意,到最后的海报都有在为后来的备考打基础。过程中也学习了很多关于平面设计师的作品和平面设计创作方法方面的知识。

个人总结:打基础,补知识,灵活应用。

 

 

 

 

 

图片

 

前期阶段(三四月份~六月)

手绘:

三月底开始上课一直上到四五月份,就在打基础,去弥补自己在专业上的不足。同时也在锻炼自己的创意思维和色彩搭配能力。

理论:

我在画画的同时也开始在看专业书。一开始会觉得专业书比较难理解(也可能是因为我之前也并没有接触过这个部分),理工的考试要求书里《世界现代设计简史》这本还挺有趣的,因为叙述方式有时间条理在,会比较像讲故事,容易让人记住。《艺术设计概论》这本书一开始看会觉得比较枯燥,看不懂,但我认为这本书到后期冲刺阶段,学习理解的多了,是可以融会贯通的。复习前期我并没有强制要求自己能记下来多少,只是把书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次,并且做了大量的笔记,毕竟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嘛。

 

中期阶段(七月~十月)

手绘:

临摹一些喜欢的海报,去保持自己的手感。暑假我参加了快题班,一开始比较压力比较大,作为一个跨专业的考生,周围很多都是本专业的,会意识到自己的差距。但是我没有太多的去纠结,我会经常去看一些外网上的优秀作品,提高自己的审美,去寻找自己喜欢的风格,来学习,转化成自己的灵感进行创作,我认为这个方法非常有用,听大家讲起来也都觉得当时我进步了非常多。九月十月我是有周末课程在上的,这样战线拉的长可以让我保持绘画的手感,并且可以充分的去构思、准备我的方案。

理论:

快题班会有几节理论课,学姐会传授一些自己的经验以及划一些重点。所以结束回家后,我自己有去针对理工的题型去整理填空题、名词解释。也方便我冲刺阶段的背诵。并且在这个阶段我在整理理论书知识点的过程中,等于把理论书又从头复习巩固了一次。

政治:

政治是暑假才开始准备的,我买了一个徐涛老师的课程,跟着视频去刷政治的一千题。我认为政治跟哪个老师其实都可以,每个老师有自己不同的风格,可以看看自己更喜欢哪个,不用同时看很多位老师的。

 

冲刺阶段(十一月~十二月)

手绘:

三套上考场的方案定下来后,我每套方案都会先拆分去练习,给自己掐点,然后再整套的去掐点画,我一般会减去五分钟的时间去联系,每套方案我应该都画过十次以上,海报背的非常熟,花了挺多时间的。所以我在考场上我看错时间看快了半小时,竟然也提前半小时就画完了,而且分数考出来也不错。

理论:

疯狂背诵之前整理的知识点,我当时和室友找了一个比较偏僻的教学楼,一人一个教室,因为怕互相打扰背书。我在背诵的时候会开手机录音,不管是早上去教室,晚上回寝室,还是在吃饭的路上我都会用耳机听我自己的录音,这样可以帮助我记忆。我认为理论部分的学习中,理解是非常重要的,考试的题除了填空,都是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的,还是看个人的理解运用,以及如何阐述。

政治:

冲刺阶段,我跟的是肖秀荣老师,肖八、肖四的选择题一定要认真写,认真解读。肖四的大题一定要认真背诵,一定要背的滚瓜烂熟,这里我推荐一个叫空卡的博主,她的带背视频给了我很大的帮助。

英语:

关于英语,我英语挺差的,六级还没过。背单词是复习英语中一个长期且非常重要的事情,我建议大家可以直接下载软件背,这样很方便,碎片时间都能去打卡单词。我是从8月份开始写真题的,重点放在英语阅读。买的真题是考研真相, 10年之前的卷子我觉得参考价值不大所以没怎么写,10年之后的试卷每张都刷了一遍。(有时间多刷一次应该对英语更有帮助,具体看大家的时间分配)作文的话,考前整理好自己的英语模板,多多背诵即可。

  个人总结:理性对待自己的优缺点,优点努力用在考研过程中,缺点抓紧补上。根据自身水平,合理分配时间。 

 

 

其他补充

1.我的英语准备的没有很充分,所以最后考出来的分数没有很好,希望大家不要学我,好好准备,认真的对待。因为现在考研能上的公共课也不会太差,英语政治被人拉开的多(比如我,幸好专业课考的比较好)就会很危险。 

2.最后冲刺阶段我是早上七点左右洗漱,七点半到教室学习。晚上由于寝室有门禁,九点半十点钟左右会从教室回寝室。我们是全寝室都准备考研的,所以学习氛围很好,大家都相互监督,一起努力。所以非常建议在冲刺阶段找一个研友,两个人一起学习,可以更加有动力。

3.很多人心里都会觉得跨专业会不会很难,或者是对自己非常没信心。会自我怀疑非常正常,但是既然自己做出选择了,就要踏实的去完成。而且跨专业也会有本身的优势在,以我自身为例,工业设计会让我比较理性的思考,在整理和背诵理论部分的时候,条理梳理的比较清晰,答题也喜欢去分点作答。要总结原专业给你带来的一些优势,并且合理应用。

4.适当的放松和休息去调节自己的压力很重要,考研过程枯燥时间较多,会很累很迷茫,所以需要适当的去调节自己的心情,找到自己喜欢的解压方式去解压,才能更好的努力。

 

 

 

 

 

图片

 

由于今年依旧是线上复试,所以我将根据复试的情况,分五点来分享我的经验。

专业抽题

理工的专业抽题是一个信封里两个题目,出题方向较广,短时间内不可能方方面面都尽在掌握。我从初试结束后,就养成了在空闲时间刷一些公众号,或者在微博上看一些设计比较前沿的东西的习惯,这样可以扩展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了解的领域。我喜欢把我看到的一些知识和设计案例自己在脑子里归大类,比如:人文、传统、虚拟、未来等等,这样抽题问到的问题可以自己脑海里思考一下这个题目是哪一大类的,然后用之前积累的知识去回答,这样就算没听过这个题目也可以回答的比较从容。

自由问答

这部分老师更多的是针对你个人来进行提问,例如:为什么要选择跨专业、你更喜欢视觉传达还是数媒等等,根据自身情况诚实回答即可,老师们也都比较亲切不会很刁难的。我被问到的就是:“你原来的专业是工业设计,那么你认为工业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呢?”这种根据你的情况来提问的问题。
还有就是作品集,今年很多人都被老师问到了作品集方面的问题,所以要对自己的作品集非常的了解,比如一些设计思路、设计中用到的软件、这个作品想传递的意义等等。都是老师很有可能会问到的。我的作品集是过年前在琢木报名了作品集班做的,如果是跨专业考生,我认为报班制作作品集是非常好的选择,既能让自己提高软件应用能力,又能让自己有比较好的视觉方向的设计作品,在后续的联系导师的时候也能有作品向导师展示你自己。

英语问答

这部分我在准备问题的时候,因为我的英语比较差,所以我准备的答案都非常简短。准备问题的时候多练习,灵活运用,比如老师如果提问:“介绍一个你喜欢的设计师”,但你并没有准备到这个问题,只准备了喜欢的设计作品,就可以简单地说一下设计师的名字然后把设计作品的这部分拿来回答。英语问答的时候,老师可能会看你的英语成绩如何来进行提问,所以英语不好的也不用有太大的心理负担,好好准备问题,提前去背诵即可。

自我介绍

理工今年也还是没有中英文的自我介绍,但是这个是一定要准备的,老师可以不让你介绍,但你不能不准备,万一时间还有多,可能就会让你介绍一下自己。在自我介绍方面一定不能打无准备之仗,不管老师问不问都要自己提前背诵熟练。

其他补充

复试前我也会和同学多交流,互相分享看到的一些有趣的设计案例,一起讨论一个问题各自不同的思路。所以研友真的很重要,找到好的研友,不论是初试还是复试,都可以互相对彼此都起到很好的帮助。
面试的时候要注意礼貌,老师讲话过程中不要去打断老师。说话的时候注意语速,不能太快,不然老师可能不知道你在说什么,不用紧张,自然大方的展示自己的能力即可。

 

 

 

 

 

图片

 

以上是我个人的一些经验分享,每个人都会有适合自己的方法,这里只是一个参考。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努力,目标坚定地去学习,考研最重要的就是坚持,如果你决定了考研,那就千万不要轻易放弃。加油!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