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人物通讯采写的类型

2023-12-04 21:57课程 人已围观

人物通讯报道对象的若干类型

一、先进模范人物—典型人物

二、新闻人物

        (一)与事件有关的新闻人物
         这里所说的“新闻人物”,不是从宣传角度树立起来的人物,而是指在大大小小的新闻事件中涌现出来的杰出人物。他们因“事”而“显著”,他们和事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1999年5月8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突然用导弹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造成我国三位新闻工作者邵云环、许杏虎、朱颖殉职。一时间,这三名冒着炮火在前线采访的新闻工作者成为人们关注的新闻人物。各媒体相继刊登了报道邵云环和许杏虎的人物通讯。
         1998年夏天,我国长江、松花江流域发生历史上罕见的洪灾。无数英勇的抗洪部队指战员顽强战斗在洪灾第一线,用汗水和生命保卫着人民的生命财产,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子弟兵。较有影响的通讯有《大江中永生—记抗洪英雄高建成》,介绍解放军某部指导员高建成舍己救人的事迹;《你与干堤同在—记抗洪钢铁战士、一等功臣吴良珠》,介绍了这位普通的军士在不知病情的情况下,忍着晚期肝癌的巨大病痛,竟在抗洪现场奋斗了55个昼夜,直到昏倒在大堤上才被送到医院救治,不久在医院去世。

(二)精英人物
       新闻价值的要素中有一个要素:显著性。凡在社会中有显著性的人物无一例外地聚集了众人关注的目光。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生活多姿多彩,各时期、各行业英雄蜂起,浮现出不少风云人物,如巧于致富的农村专业户,敢闯红灯的事业开拓者,创造经济奇迹的企业家,新当选的人民代表、新就任的部长、市长,敢于冒险闯生命禁区的勇士等。另外,当红的歌星、影星,体育界明星,也常作为人群中“显眼”的一族成为人物通讯的报道对象。他们或创造了常人难以创造的业绩,或有万人羡慕的机遇。采写精英人物的目的,常常不是通过事迹彰显其先进观念或精神境界,而是因其成就、机遇的不寻常而关注其成功的原因,如报道他们的现代理念、超人的气魄和胆略、出众的才华甚至是难得的机遇等人生带传奇色彩的一面,与表扬先进、激励社会的典型人物报道有较大差别。

 三、凡人奇事,奇事凡人
      社会生活中出现的大量平凡的劳动者,他们不属于哪级树立的典型,亦无轰轰烈烈的业绩,但他们的一事、一语、一情、一思,他们的所作所为符合我们报道的主旨,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弘扬的精神。这类人物通讯也可算是新闻小故事,常常有小巧、新奇、隽永的特点,人因事而显,人与事相连,一般篇幅不太长,有时说不清是写人还是写事。   例如,《解放军报》1991年6月1日一版发表的小通讯《孙铁锤传奇》,就报道了一个黑乎乎、壮实实的志愿兵孙铁锤。
    孙铁锤传奇
    志愿兵孙铁锤,黑乎乎,壮实实,一口河南腔,今年整40。他一顿能吃连队的包子24个,力气过人。在山沟当饲养员时,几只狼来叼猪。他追着狼打,抓住一只小狼篡,攘着后腿一撕两半。不久,在山上打猪草的两个小姑娘被几只狼包围,他闻声冲上去,一只胳膊夹一个姑娘,冲了出来。
    这两个姊妹看上咱铁锤,把他叫进家,一屁股堵住门,说:“我俩任你挑一个,要不同意这门亲事,就找连长。”铁锤正色说:“金花配银花,葫芦配南瓜,不中不中!”说着便夺门而出。住在隔壁的郑连长把情况听了个一清二楚,喊住铁锤:“今天处理得不错,以后要小心!”从此,铁锤见了女人就装哑巴。野营到村庄,也是只做好事不说话。.......


 四、“冰点”人物
       与奇人凡事不同,这类人物似乎没有值得特别提起的先进思想和传奇事迹,他们并非因事迹而进人人物通讯,而是因为他们的命运、他们的生存状态值得社会关注,具有一定的社会认识价值,才被作为报道对象。这里的“冰点”是借用《中国青年报》一个专栏的名称。
       《冰点》是《中国青年报》1995年元月开设的一个专版,每周一次,大多报道生活中的普通老百姓,或者说以普通人的视角去“关注普通人的命运和想法”。之所以叫《冰点》,一是显示其选题的异类和“逆潮流”。二是显示其选题的独家。人物通讯写先进模范人物、新闻人物、精英人物的多,写似乎没什么“新闻价值”的普通老百姓的少。很多媒体喜欢在“热点”扎堆儿,明星新闻炒得很热,普通人的生活却始终罕有媒体问津,经常是冷冰冰的,被媒体遗忘的角落。
        这类人物通讯,有人将它命名为“平民化报道”。它以平视的角度再现普通人的生存状态。这些形形色色的主人公没有骄人的业绩,没有人人称羡的机遇,甚至说不出任何在传统意义上可以值得写上一笔的先进思想和“时代精神”,倒是有太多的叹息和困惑。
        即使是先进人物,立足点也不像传统人物通讯那样是为了引导舆论和弘扬其精神,而是再现此人物的美德的同时展现其内心世界中不易被人看到的重负和无奈的一面。如《五叔五婶》报道的是湖南湘西土家族自治州保清县清水乡沓湖村的一对土家族夫妇,为供两个儿子读书,拼死与贫困抗争的故事;《最后的粪桶》写的是北京几位90年代的背粪工—几位回城知识青年当清洁工的苦涩生活;



五、批评或揭露性报道中的反面人物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