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课程

中华美德故事义篇

2023-04-14 21:23课程 人已围观

中华美德故事
义篇


1. 扁鹊学医
出自《史记·扁鹊列传》
扁鹊,渤海郡人,姓秦氏,名越人,年少时为舍长,但心怀仁爱,懂得治病救人的道理。一年,城中闹瘟疫,他不遗余力的照顾病患,感得长桑君教他医术。他认真研读医术,学有所成,治好了瘟疫和太守的病。后他周游列国,治病救人,扬名四方。

2. 珠崖二义
出自《列女传·珠崖二义》
汉朝时,珠崖郡守有位女儿,名叫初,很小的时候就失去了母亲,父亲再娶,又生一子,一家四口和谐幸福。一天,郡守大人为救渔民去世了,母亲于是带初和弟弟北上奉丧还乡,但在过海入关时,被查出携带珍珠,要治死罪,初和母亲争相承担罪行,最终感动了关侯大人,放她们入关。时人皆称她们为义人,她们的故事世代相传。

3. 南陔脱帽
出自《程史·南陔脱帽》
王寀,字辅道,号南陔,北宋大臣王韶的幼子。年幼的南陔在元宵节当晚被歹人绑走,南陔遇到危险脱下自己的帽子,掩藏自己的身份,减轻劫匪的责罚。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仁爱之心使得歹徒免受发配之苦,并且在觐见宋神宗时恪守礼数,得到神宗夸奖,并最终与家人团聚。

4. 思邈义医
出自《影响中国的名人童年故事》——药王孙思邈
孙思邈,京兆华原人,幼年家贫,但聪明好读书,少年立志学医,悬壶济世。心怀仁爱,对动物也一视同仁,给猛虎治病,并与之成为朋友。为找到不伤及物命也能解决问题之法,他认真研读医药,并连夜去县城找名医,给虚弱的孕妇调理身体,最终母子平安。孙思邈一生都致力于医药研究,形成了医道相通的医学思想,被后人尊称为“药王”。

5. 国藩仁爱
出自《曾国藩大传》
曾国藩,初名子城,号涤生,湖南湘乡人,年幼在祠堂读书时遇到小偷,曾国藩请求爷爷让这个小偷当个书童,曾国藩教他写字。后来李靖和孙正要去江浙一带找李靖的母亲,孙正偷拿了曾国藩曾祖的遗物。李靖的母亲带孙正归还财物时,曾国藩以仁爱之心,恳请不要带他们去见官,希望让他们在祠堂读书。曾国藩为济世救民勤学苦读,鞠躬尽瘁,为晚清四大名臣之一。

6. 冲之好学
出自《影响中国的名人童年故事》——精确圆周率的人祖冲之
祖冲之,字文远,南北朝时期人,父亲教导他先学圣贤书,明白做人做事的道理,再学习工艺。时逢大旱,祖冲之操劳家务,照顾辛苦劳作的父母,并帮助父亲一起成功地发明水车,帮助当地百姓灌溉农田,为百姓排忧解难。祖冲之在父亲身上学到的,不仅是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更知晓唯有读书明理以后,才能研究出真正济世救人的发明。此后祖冲之在天文历法、机械制造等方面颇有成就。

7. 仙客诉冤
出自《中华传统道德故事经典·家庭美德》
唐朝人士裴仙客,父母早逝,从小寄住在大伯裴行本家中,大伯是朝廷官员,因为朝廷政治的黑暗,大伯不幸入狱,裴仙客为了感谢大伯对自己多年的照顾,上书为大伯平反。被皇上施以杖刑,在杖刑时断了气息,又在服刑过后醒了过来,死而复生,感得皇上免去了裴大人的死罪。此后,裴仙客辗转各地,逢凶化吉,福禄相随。可见行君子之事,天必佑之。

8. 孟母教子
出自《史记·孟子列传》
孟子幼小时父亲去世,此后他们母子搬回老家。最初住在墓地附近,孟子就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于是孟母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又学了些做买卖的东西。最后孟母将家搬到学宫旁边,孟子学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转眼间孟子到了十五岁,一次孟子很早就从学宫回来,孟母非常气愤,用剪刀剪断织布机上的布,说:“你荒废学业,就像我剪断这织布机上的布。”从此孟子每天勤学苦读,后来成为仅次于孔子的圣人。

-->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