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房产观察 > 百科 > 百科知识 >

嬉皮士是什么意思(嬉皮士风格的特点)

2023-01-03 18:21百科知识 人已围观

文章目录[隐藏]

  • 1.一个嬉皮士从石头里跳了出来。
  • 2.从认识人到困惑的嬉皮士。

20世纪60年代对美国来说是一个疯狂的时代。美国第35任大指挥官肯尼迪遇刺身亡,马丁·路德·金领导的黑人运动愈演愈烈,美国深陷越战泥潭,冷战阴云挥之不去。古巴导弹危机就像悬在美国人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赫鲁晓夫甚至在官方场合表示要摧毁美国。这个疯狂的十年以最意想不到的方式结束了,阿波罗11号登上了月球。

疯狂的年龄深深影响了当时的年轻人。犹豫不决的年轻人催生了一种被称为嬉皮士的文化,以回应他们不理解的世界。如今,美国主流媒体对嬉皮士的评价并不好。著名的讽刺动画《南方公园》里有一个叫卡特曼的小胖子。卡邦一提到嬉皮士就咬牙切齿,嬉皮士和美国的浪子差不多,但这种文化也给苹果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老板带来了启迪。为什么嬉皮士?

长发飘飘的乔布斯原来也是个嬉皮士

1.一个嬉皮士从石头里跳了出来。

当你看到嬉皮士这个词,第一反应不会觉得很严重。很好笑。这两个词可以产生很多词,不能和严肃联系起来。

嬉皮士也是音译词。在英语中,它被称为嬉皮士。hip的前半部分意思是“知道,明白”,pie的意思是“知道的人”。嬉皮士的意思是知道的人,并且总是理解的人。所以,美军总司令川保也是一个什么都懂的嬉皮士。

这个词是由记者赫伯·凯恩推广的。嬉皮士运动没有领袖,也没有行为准则。就像我们90后的非主流文化,剪刀手、嘟嘴、爆头,我真的找不出是谁号召90后拍照嘟嘴,发“我们是糖,甜到伤心”这样的伤心话。初中的时候也看着身边的人做,感觉特别。

既然嬉皮士是聪明人,那他们到底知道什么?我们得看看当时的美国社会。

60年代的美国,各种运动风起云涌,黑人抗议,年轻人抗议,女权抗议,学生抗议。孕育这些运动的美国社会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样处于危机或动荡之中。相反,美国在二战后发展迅速。

60年代的黑人运动

此前,美国专注于工业资本,即工厂生产商品,大量商品出口到世界各地赚取回白花花的门票。

20世纪50年代末,工业资本逐渐转变为金融资本,即只支付、不出资、建厂、招人的资本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产生的部分利益归自己所有。再加上机械自动化的普及,工厂生产线不需要那么多员工,导致从事服务业的白领人数逐渐超过从事体力劳动的蓝领人数。

服务业涵盖的范围很广。不仅超市收银员、餐厅服务员是服务业,写字楼炒股的也是服务业。

在战后的繁荣中,有些人跟不上,得不到这种繁荣带来的好处。我们常说搭便车理论。时代的列车在往前冲,不管有没有贡献,总会有一些好处。大家都听说过弥补的故事。不会玩音乐的南国先生是《搭便车》的教父。

然而,时代的搭便车者必须首先在这个时代。美国有那么多弱势群体,比如老年人、有色人种或者女性群体,被遗忘在角落里。时代列车上没有他们的火车票。

1964年,美国《生活》杂质上的穷人

这些人被美国学者麦克·哈灵顿称为自动化时代的穷人。他们住在另一个美国。然而,他们不可能看不到别人的生活。隔壁的老伙计詹姆斯每天都去城里的意大利餐馆吃饭。和他说话的时候,他能闻到黑胡椒牛排的味道,但他每天只能吃汉堡,这让没有人感觉好。

因此,当这些人对生活的希望时不时地跌落空时,他们变得绝望和不满,最终他们都走上街头,希望街头政治能够改变现状。

与此同时,自1949年苏联第一颗核弹引爆后,“核”字就成了高悬在美国青年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当时学校的演习之一是反空演习,每次转弯都拉响警报,然后学生们躲在桌子和地下室。

美国和苏联有很深的冷战情结,他们每天都担心核弹会打到他们头上。美国一家游戏公司制作了一系列名为《辐射》的游戏,讲述的是核战争后的世界。一位俄罗斯作家还写了一部名为《地铁2033》的小说,后来被改编成游戏,描绘了核冬天后的莫斯科。

废土世界

对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所有恐惧的总和并不是危言耸听。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把两国从上到下都吓坏了,第二天醒来时没有人知道世界是否还在。

所以,说生活再丰富也没用。素描哲学家和苏格兰餐厅的服务员曾经说过,一旦你闭上眼睛,你的生活就会过去。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年轻人对丰富的物质生活产生了质疑,这意味着当世界不复存在时,你面前的一切都是虚幻的、压抑的、悲观的,有些人在文化之外。这是嬉皮士的理解。

起初,嬉皮士想逃离这个社会。他们知道美国正在发生什么。有人在抗议,有人在享受福利。既然社会这么无聊,就让它干涸吧。

美国中产阶级的孩子是嬉皮士运动的主要力量。为什么呢?原因比较简单,就三个字,不差钱。

工人关注孩子的工作和家庭,他们主要在那个领域训练孩子。例如,他们必须先学好哪门手艺,然后才能安定下来。中产阶级强调思想的塑造,因为他们的孩子不用担心工作,他们家里有钱,他们至少可以支持孩子的自由发展。追求物质的目标不再是第一位之后,精神的追求自然是第一位的,对自己的身心总是有需求的。

嬉皮士反对美国主流传统文化,比如联邦政府的种族、教育、冷战政策,以及家庭、大学对年轻人的束缚,大公司贪婪功利的心,最重要的是反对越南战争,这也是嬉皮士运动蔓延到美国的导火索。

反战、爱与和平是早期嬉皮士的核心思想。冷战开始后,世界上任何一场热战都有可能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年轻人一直处于恐惧之中。越战期间,成千上万的同龄人被派往前线,刺激了嬉皮士的反战心。终于,在1967年,在一个“爱的夏天”音乐节上,“爱,不是战争”举行了。

2.从认识人到困惑的嬉皮士。

1967年“爱情夏天”音乐节之后,嬉皮士运动席卷美国。第二年,嬉皮士人数从7.5万猛增到20万,其中20万是全职嬉皮士,兼职嬉皮士人数以每年2万的速度增长。

描述嬉皮士如何像工作一样有全职和兼职,这其实是由嬉皮士提倡的行为造成的。嬉皮士是反正统文化的画风,发起的方式有点离经叛道。毒品、摇滚乐和性解放,珍妮在《阿甘正传》中是嬉皮士的写照。

嬉皮士会在野外或城市的角落里找到一个落脚的地方,在那里他们可以建立自己的乌托邦,过公共生活。有些人不能放下工作。毕竟,他们必须活着。他们通常穿西装打领带,在写字楼工作,到了周末,当他们穿上牛仔裤,把长发披出来的时候,他们突然变成了嬉皮士,来到大本营生活。

可以说最早期的嬉皮士理念是好的,但是发展到中期,人数越来越多,加入嬉皮士又没有门槛,只需要换上牛仔裤,留上长发,谁都可以是嬉皮士,嬉皮士所提倡的理念变成了遥不可及的幻梦,大家只关心眼前的快感,那就是致幻剂。

我们现在都知道美国药物滥用的程度。可以说青少年吸毒深受嬉皮士运动的影响。这种药是一部幻觉和现实的电影。嬉皮士认为服用它可以帮助他们找到灵感。同时,对于正统文化来说,致幻剂是最不能容忍和接受的。既然嬉皮士想要反文化,致幻剂就是最鲜明的旗帜。

后续嬉皮士成为追随者。很多人都无法解释自己的想法,什么是爱与和平,是爱还是不战。他不能表达这些东西。反正只是一种感觉,无法向你解释,但我是嬉皮士。然后,我大手一挥,开始投身于各种音乐节、致幻剂、性解放。嬉皮士现在已经成为了一群对结局绝望的人。

说起摇滚乐,比其他两种叛逆少很多,被社会接受也没那么难。但对于嬉皮士来说,摇滚乐就是生活,是他们艺术生活的体现。不摇滚,不生活的嬉皮士,把披头士当成精神领袖,这也吸引了一个臭名昭著的变态,查尔斯·曼森。

曼森家族是嬉皮士运动里最疯狂的邪教,在监狱的曼森摸出了几十首歌曲,67年出狱的他,正赶上嬉皮士运动高峰,于是曼森用他的音乐聚集了一批年轻人,尤其是年轻懵懂的小姑娘,她们对这个又懂音乐谈吐又风趣的32岁大叔简直毫无抵抗力。

曼森利用这些小女孩吸引嬉皮士男青年加入他的团体——曼森家族,想要从事宗教信仰的人至少得虚张声势。比如太平天国的洪秀全改编了《圣经》,但是年纪轻轻就被囚禁的曼森显然没有这个水平,于是他制作了一张音乐专辑,然后把嬉皮士中流行的披头士描述成一个预言家,解读披头士的专辑来引导年轻的嬉皮士。

狂热的嬉皮追随者们在他的带领下制造了一系列血案,直到后来案发,嬉皮这个词已经从理想主义者变成了瘾君子、颓废的代名词。

当世界进入80年代,核危机解除,美国在与苏联的斗争中屡屡占据上风,嬉皮士成了大叔。上世纪80年代,年轻人不喜欢这样,这种反传统的嬉皮士身份逐渐从历史舞台上走了下来。

嬉皮士最终以一种不愉快的方式退出了美国,美国的堕落和颓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起初,这场运动的初衷是光明的。几十年前的大洋彼岸,有一群不愿按部就班生活的年轻人,希望世界充满爱与和平,敢于走出舒适区。

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困惑。愿我们的目光越过嬉皮士的堕落与不堪。1967年夏天,一群嬉皮士高喊爱与和平,把鲜花插在宪兵的桶里。愿这朵花真的有一天带来爱与和平。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嬉皮士是什么意思(嬉皮士风格的特点)
相关推荐:
有什么好户型推荐  有什么好户型推荐  有什么好户型推荐   嬉皮士是什么意思(嬉皮士风格的特点)

语音朗读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