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房产观察 > 百科 > 百科知识 >

黄河壶口瀑布简介(山西壶口瀑布概况)

2023-02-25 21:20百科知识 人已围观

壶口瀑布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AAAA国家级旅游景点。西邻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壶口乡,东接山西省临汾市蓟县壶口镇。这是两省共有的旅游胜地。陕西Xi安以南350公里;它位于山西太原以北387公里处。壶口瀑布是中国第二大瀑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色瀑布。黄河奔流至今,两岸岩壁壁立,河口窄如壶口,故名壶口瀑布。黄河上游瀑布300米宽,不到500米的长距离压缩到20-30米。1000立方米/秒的河水从20多米高的陡峭悬崖上倾泻而下,形成了“千里黄河一盆丰收”的精神。2013年12月,“宜川县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水利风景区建设管理领导小组命名为第十三批国家水利风景区之一。黄河壶口水利风景区荣誉奖成为壶口风景区继国家地质公园、地质遗迹保护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之后的第四张国家名片,是延安市唯一的国家级水利风景区。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中文名

壶口瀑布

外国名字

黄河壶口瀑布

地理位置

山西省吉县,陕西省宜川县

营业时间

08:00-18:00

气候类型

大陆性季风气候

更多

512高校火热PK中...

历史的发展

壶口瀑布

“壶口”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尚书·龚宇》中,如“提携壶口,治梁分杈”,“壶口,雷兽,太岳”,都与大禹治水的路线和策略有关。这里说的是壶口,不是瀑布。

“孟门山”这个名称最早出现在周秦之间的《山海经》中。书中记载“东南方三百二十里,名曰孟门山。上面有许多淡玉,下面有许多黄粉笔和许多石头”。

壶口瀑布

李道元《水经注》对孟门、瀑布有深刻的描写:“淮南子曰:龙门未开,吕梁未凿,河水出孟门,溢而逆流。没有山丘,高丘毁之。叫孟门,叫洪水,是大禹疏浚的。所以《穆传》上说,“北登,孟门九河之脚,而孟门,即龙门之上之入口,实为黄河巨城,金梦之名。“此石为余所刻,河阔岸深,崖陡,巨石危,若坠则退。古语有云:水可以代替凿子进入石头。我相信。其中水流均衡,平原气浮云浮。那些从远方来来往往的人,常常置身于迷雾之中,他们能窥见内心深处紧张的灵魂。水犹满波,流千尺,浑洪最怒,鼓声冲天,浪头摇摇欲坠,到了下入口,方知神子龙门下浮竹,非马旭所追。”这里注意到瀑布在孟门,却没有提到黄河的壶口。

《元和县志》也有描述壶口,称石沟。一曰:“河中有山,如凿中有槽,梁悬七十余尺。”况且“石槽长1000步,宽30步”,与李道元所说明显不同,说明壶口瀑布已经向上游移动了。《元和县志》成书于唐宪宗元和八年(813)。距离李道元去世的北魏孝明帝孝昌三年(527年),286年。说明在李道元之后的286年,壶口瀑布从孟门向上游推进了1000步,在河床上冲出了一条长约1000步、宽30步的深槽。现在它已经移动到离孟门大约5公里的龙王谷附近,被称为十里龙槽。以上是1500年来户口的进化史。

今天山西已知有四个以户口命名的地方。《水镜注·分水注》中记载的壶口并非黄河干流上的壶口。再加上古代交通不便,能亲临壶口瀑布的文人不多。所以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其他地方的壶口就被当成了黄河的壶口。以户口、龙门为一处;立场错误,甚至更假,必然会导致一些谬误。

解放前,1753年《伊川县志》的编纂者,伊川县三县志中最早的一部指出,黄河壶口“上游宽阔,已系于槽上,故名壶口”。他还说,孟门“属于平左里,平左里位于县城东北100里的黄河边。水再涨多高,也不能落下。”他的《户口考证》纠正了以往文献中的一些伪点,在户口研究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地理环境

地质构造

壶口瀑布

瀑布周围岩石为灰绿色、浅红色中细长石杂砂岩、砾岩夹粉砂质泥岩。层位属于二马营组,地质时代为中生代中三叠世,距今约2.2亿年。与花岗岩和石灰岩相比,这种长石杂砂岩杂基含量高,胶结性差。可视为软质材料,易风化剥蚀。砂岩中有两组节理,一组是南北走向的垂直节理,控制着瀑布走向。另一组节理为近东西向的垂直节理。这两组节理与近水平的地层形成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将地层切割成小块,地层上出现各种纵横交错的裂缝,为岩石破碎奠定了基础。这种由砂岩和泥岩组成的地层结构,当达到一定比例时,就满足了形成瀑布的必要条件。河津龙门正好是中生代末形成的离石褶皱构造带经过的地方,新生代盆地边缘断裂叠加。造成了龙门北侧石山的高台阶,黄河利用这个高台阶形成了瀑布。

据史料记载,公元前770年,壶口瀑布就在孟门之旁。到公元813年(1583年后),壶口瀑布在孟门以北1660米,平均每年向北移动1.05米。按照瀑布平均每年向北移动1米计算,瀑布已经形成了6.5万年。[1]

形态特征

壮观的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秦晋峡谷南段,龙门以南约65公里,孟门以南5公里。在湖口地区,黄河西岸底部陡峭,顶部平缓。谷底宽度约400米,谷底至龙王坡的坡度约150米高。崖岸很陡,龙王坡以上的谷形较宽,坡度平缓。黄河的横断面是山谷中的山谷,河的宽度与狭窄的山谷相同。这条河到处都是狭窄的山谷,正常水位时的流量为每秒1000 ~ 3000。这条河宽30 ~ 50米,深约30米。壶嘴上方,水在宽槽中流行,在深槽的上端,400米宽的水面一下子倾泻到30-50米宽的深槽中,形成瀑布。

春天,瀑布落下,河中冰层破裂,冰落在“壶口”。

夏季,由于壶口以上水流变化,形成三条横流,壶口附近形成三条主要瀑布:一条位于龙槽顶部,落差约10米;另外两个分别从龙沟的西面和东面落入龙沟,落差分别为15m和7m。这种观察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大雨过后,槽底溢出,形成许多瀑布。

秋天红叶捏岸,瀑布悬三十余米,水幕垂入云中。景色非常壮观。

冬天,秦晋的长峡被冰雪封冻,许多河段成为天然的冰桥。过去,瀑布高高悬挂,覆盖着冰。

水文特征

壶口瀑布

黄河壶口段年平均流量为1000立方米每秒。5-6月春播灌溉季节,上游水库蓄水,大量抽取河水灌溉,是全年水量最少的时期,月平均流量只有250-300立方米每秒。7-9月为雨季,降水面积大,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现在是黄河的汛期,流量可以达到每秒2500多立方米。由于湖口段主要属于黄土丘陵沟壑区,地表起伏大,集水时间短。暴雨过后,水沙全部向下流入黄河,形成含沙量极高的洪水暴雨,对河床有很强的冲刷力。冬季江面结冰,但冰下水势不变,平均流速在每秒300-500立方米之间。有水文记录以来,黄河最大流量为每秒22500立方米,此时水溢出龙槽,瀑布消失;最小流量只有130 m3/秒。

流域概况

地理位置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山西省吉县西部南村坡脚下,地理位置北纬36° 8′10″,东经110° 26′40″,海拔448.1米。壶口瀑布为中心,总面积100平方公里,北起马粪滩,南至船巢,西至峡谷区,东至仁祖吞丹。距东吉县城45公里,距杜尧临汾市169公里。距陕西省西部伊川县49公里,距革命圣地延安170公里。距山西太原387公里;它位于陕西Xi以南449公里处。

气候特征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位于平均海拔958.6米的地区。其气候属于高原大陆性温带-暖温带季风气候。北方是半干旱地区,南方是半湿润地区。北方和南方有很大的不同。

壶口瀑布年平均气温9.9℃,四季分明。冬季寒冷,时间最长,10月17日至4月4日进入春季,持续170天。最冷的一月份,平均最高气温只有2.2℃,平均最低气温达到-11℃。历史上最冷的一天气温低至零下25.4摄氏度。春季雨雪少,易干旱,沙尘暴寒潮来袭,气象灾害频发。12月至2月的月平均降水量只有3-5毫米。夏天凉爽多雨,一年四季都是6月26日和8月14日。6-9月降水最多,7、8月最多,总降水量达到100mm以上,暴雨、冰雹也多。全年最热时期平均最高气温为28.9℃,极端最高气温为39.7℃。全年高温日数最多为18天,连续高温日数最多为8天。日照充足,年内变化不大,各月日日照时数可达6-8小时。平均初霜冻开始于10月中旬,终霜冻结束于4月上旬,无霜期为152天。

以上内容就是为大家推荐的黄河壶口瀑布简介(山西壶口瀑布概况)
相关推荐:
小区的优势都有哪  小区有多少栋楼,  小区周边有哪些购   黄河壶口瀑布简介(山西壶口瀑布概况)

语音朗读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