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综合

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有哪些

2024-01-01 21:57综合 人已围观

随着车辆的增多,各种各样的引发交通事故的源头也增多,而发生交通事故后,肇事者往往由于害怕赔偿、担心受到法律的制裁而逃离事故现场,这种情形称为交通肇事的逃逸。下面由小编为您介绍一下,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有哪些。

一、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

1、明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

2、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

3、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

4、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未报案且无故离开医院的;

5、交通事故当事人虽将伤者送到医院,但给伤者或家属留下假姓名、假地址、假联系方式后离开医院的;

6、交通事故当事人接受调查期间逃匿的;

7、交通事故当事人离开现场且不承认曾发生交通事故,但有证据证明其应知道发生交通事故的;

8、经协商未能达成一致或未经协商给付赔偿费用明显不足,交通事故当事人未留下本人真实信息,有证据证明其是强行离开现场的。

二、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

交通肇事后,受害人往往处于孤立无援的危险状态,由于这种状态是由肇事人的交通违法行为造成的,所以产生了肇事人及时消除这种危险状态的法律义务。肇事后逃逸,不履行法定义务,事实上形成了新的违法行为。因此,交通肇事逃逸,无论是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处罚责任,或是刑事责任都要比没有逃逸严重得多。

  三、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

交通事故逃逸会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第九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一)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二)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三)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四)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五)强迫机动车驾驶人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和机动车安全驾驶要求驾驶机动车,造成交通事故,尚不构成犯罪的;

(六)违反交通管制的规定强行通行,不听劝阻的;

(七)故意损毁、移动、涂改交通设施,造成危害后果,尚不构成犯罪的;

(八)非法拦截、扣留机动车辆,不听劝阻,造成交通严重阻塞或者较大财产损失的。

行为人有前款第二项、第四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有第一项、第三项、第五项至第八项情形之一的,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上文所述,就是交通肇事逃逸的情形,交通肇事逃逸的后果,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若您有其他疑问,可以登录官网免费咨询律师,我们将为您解答困难。

滴滴: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有哪些

    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有哪些相关百科

  • ● 查看轮胎安全胎压极限的方法: 要了解我们使用的轮胎的安全胎压极限,我们可以在轮胎侧查看上面标注的小字。胎侧众多的标识除了标注我们常见的生产日期、轮胎尺寸、载重指数以及速度等级外,还会用小字标注轮胎的胎体结构以及以及使用注意事项。其中就包括我们要了解的轮胎的安全胎压极限。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出,此款轮胎的安全胎压极限为40PSI,相当于2.758BAR。 气压单位PSI、Kg/cm2、kPa与BAR之间的关系: 1BAR = 14.503PSI 1BAR = 1.0197Kg/cm2 1BAR = 100kPa ● 找到轮胎标准气压数据标签: 轮胎气压标准标签一般会被贴驾驶员侧的在车门边上或者门框上,非常容易找到。我们可以根据车辆所使用的轮胎规格及车辆的载重情况选用相应的轮胎气压标准。而当你更换原车轮胎后,在根据标准为车辆充气时要注意后装轮胎的安全胎压极限,以免产生安全隐患...

    交通肇事逃逸行政处罚有哪些其它百科

  • 1、平开门,是目前最常见的开门方式,车门通过铰链与前车门柱相连,车门向前开启。 2、侧拉门,常见于MPV、轻客、微面等车型,车门紧贴车身向后滑动打开,对于停车位宽度要求小。 3、剪刀门,因车门的开启形状形似剪刀而得名。 4、蝴蝶门,蝴蝶门的铰链安装在A柱或靠近A柱的翼子板上,车门通过铰链朝前上方开启,斜向扬起的车门就形似蝴蝶展开的翅膀,因此得名“蝴蝶门”。 5、 对开门,结构与平开门类似,前门向前开启,而后门向后开启。 6、鸥翼门,因车门开启后像海鸥的翅膀一样立于车顶而得名,车门的上部是车顶的一部分,鸥翼门的铰链在车顶中间纵梁上与车身连接。 7、展翼门,通常会与其他车门开启方式组合出现,车门打开时车顶也会打开,为乘客下车创造更好的头部空间。 ...

上一篇:交通违章处理怎么走流程

下一篇:没有了

站点信息

  • 文章统计篇文章